日期:2025-08-25 22:26:34 標簽:
日前收官的劇集《生萬物》,在播出期間成功帶動了眾多女性形象相關話題的討論。回顧近兩年的劇集市場,女性角色的刻畫愈發成為觀眾關注的焦點,女性互助情節更是頻繁出圈。
劇版《生萬物》在改編時,著重設計了女性群像,賦予角色更多溫情與復雜性。無論是臨終仍愧疚對兒女不夠好的繡繡娘,還是無微不至照顧病中繡繡的大腳娘,都讓觀眾深受感動。即便是傳統創作中偏反派的角色如費左氏,在演員的精彩演繹下,也展現了其強硬背后的迷茫與悲涼。
這種去標簽化的處理方式,在近期多部劇集中均有體現。如《小巷人家》中黃玲與宋瑩的鄰里互助,《六姊妹》中母女七人的共同面對外來問題,都摒棄了傳統的女性相爭套路,轉而展現女性之間的溫情與支持。
制片人向通分析認為,這種變化源于市場反饋。以往惡婆婆、壞閨蜜等形象引發的爭議越來越大,觀眾對這類套路化的人物形象產生質疑。因此,避免套路成為創作者的新選擇。劇本策劃曹璐也指出,過往女性相爭的情節源于對上一代女性觀眾的內容定制,而當下觀眾更需要理想化的溫情社交。
事實上,女性互助不僅在劇集中受到歡迎,在綜藝領域也拿到更多票數。如《花兒與少年》系列,女性之間的不內耗與相互體諒成為觀眾追看的重要原因。
然而,女性互助橋段的常態化也帶來新問題。一方面,刻畫女性群像有門檻,創作難度不低;另一方面,伴隨著類似創作增加,是否會形成新的內容套路?向通表示,如今的觀眾對劇情要求很高,口號式的女性互助可能造成口碑反噬。但如果劇集質量過硬,女性互助話題就會成為關鍵加分項。
圍繞女性的創作,未來將走向更加成熟的階段。但也要警惕“女性無壞人”現象。曹璐認為,即便女性里有反面角色,只要刻畫不再臉譜化,能讓觀眾看到可恨之人的可憐之處,戲就會更好。目前已有不少出彩的女性角色激活了觀眾的認同,展現出行業在女性敘事上的不斷成熟。
蝎子劇情網致力于提供最新電視劇劇情介紹 、電視劇分集劇情、明星個人資料 Copyright @2008-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蝎子劇情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:京ICP備2024095045號-5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