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25-05-28 11:10:36 標簽:
作為華語樂壇標桿性音綜,《歌手》系列曾憑借殿堂級舞臺與“國家隊”歌手的巔峰對決,締造無數經典名場面。然而,新一季《歌手2025》以全程直播形式回歸后,口碑卻呈現兩極分化。節目組試圖以“無修音直播”強化真實感,卻意外掀起“張學友來了也要被淘汰”的爭議話題,折射出流量時代音綜的深層困境。
本季陣容堪稱豪華:既有單依純、馬嘉祺等新生代流量歌手,也有林志炫、陳楚生等實力派坐鎮。然而,直播鏡頭猶如照妖鏡,將選手狀態暴露無遺。被譽“穩定輸出機”的單依純雖蟬聯兩期冠軍,卻仍被詬病“炫技勝于情感”;而林志炫的淘汰更成為輿論爆點——這位手握《單身情歌》《離人》等時代金曲的“行走的CD”,竟在《悟空》《秋意濃》兩場表演后黯然離場。其淘汰感言中“預留四個月檔期準備沖刺”的遺憾,更讓觀眾唏噓:當先鋒改編遭遇審美慣性,實力派竟成“時代的眼淚”。
與林志炫的落寞形成鮮明對比的,是時代峰峻新人馬嘉祺的晉級。這位偶像男團出身的00后歌手,雖在技巧與作品厚度上與其他選手存在代際鴻溝,卻憑借粉絲基礎成功挑戰高位。網友對其“資格爭議”的討論,實則指向音綜生態的變遷:當舞臺成為偶像“鍍金跳板”,當流量邏輯碾壓資歷沉淀,節目是否已背離“用音樂說話”的初心?
陳楚生的逆襲則為節目注入一抹亮色。這位初代選秀冠軍用《披荊斬棘的哥哥》總冠軍證明:在“為夢想歌唱”與“為流量營業”的分野中,純粹的音樂初心仍具感染力。然而,節目組的革新嘗試亦顯露矛盾——直播形式雖倒逼歌手展現真實力,卻也因容錯率降低引發爭議:林志炫因“超前改編”被嘲,馬嘉祺因“資歷不足”遭諷,折射出大眾審美與藝術表達的割裂。
《歌手2025》的爭議,本質是音綜在流量時代的生存投射。老將離場、新人登場、直播真唱、飯圈入局……種種現象交織成一幅魔幻圖景。或許正如觀眾所言:“淘汰的不是歌手,而是一個時代的聆聽方式。”未來節目能否在專業性與娛樂性間找到平衡,將成為決定其能否續寫傳奇的關鍵。
蝎子劇情網致力于提供最新電視劇劇情介紹 、電視劇分集劇情、明星個人資料 Copyright @2008-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蝎子劇情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:京ICP備2024095045號-59